我国的干燥设备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20年来,干燥设备行业快速发展,经过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目前国内市场需要的常规干燥设备,以及国际市场需要的主要干燥设备,我国基本都能自己制造,这表明,我国干燥设备以进口为主的历史已经结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隐忧。存在的问题据中国通用机械干燥设备行业协会预测,今后几年,我国化工行业干燥设备需求量将达到3000台(套)左右;制药用干燥设备年需求量将达到3000台(套)左右;农林、粮食、轻工等行业用烘干设备年需求量预计将达到5000台(套)左右。目前,我国干燥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80%以上。据估计,目前中国的干燥设备厂家约有500多家,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就数量而言,我国算得上是世界干燥设备生产第一大国。但我国多数干燥设备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不高,有的甚至没有技术可言。一批投资少、技术含量低的"杂牌军"以大量低质、低价的设备挤占市场,不仅影响了我国干燥设备的整体形象,更引起了国内干燥设备价格的"内讧",从而使中国干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难以得到发挥。 在貌似繁荣的背后,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一方面,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我国存在很大差距,只能在中、低技术产品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国外公司的纷纷进入,全球化经济加强,我国干燥设备制造业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我国干燥设备厂家良莠不齐。一些企业起点高,坚持走科技发展之路,为干燥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也有投资少、技术含量低的“杂牌军”,以大量低质、低价的设备挤占市场,不仅影响了干燥设备的整体形象,更引起了国内干燥设备价格的“内讧”,出现了价格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挤不进大市场,而“利润的微弱化”更让很多优势企业在市场中毫无优势可言。在市场上,用户往往会因为分不清干燥设备厂家的实际生产能力和信誉度,而在购买时无从选择。 在谈到市场问题时,中国干燥技术应用领域现在决非局限于化工行业而是遍布各行各业,非常广泛,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干燥技术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潜在市场非常大。以农产品为例,日本拥有的农产品干燥设备150~170万台,而我国仅有2万台。因此我国要从一个干燥大国发展成为一个干燥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夯实应用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基矗在技术上要加强自动化程度、测试技术、制造工艺和材料材质外观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应用开发方面,既要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又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既要注重新技术、新的应用领域的开发,又要注重传统工艺和传统应用领域的革新和创新。 所以,中国干燥行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全面整合。 首先是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的整合。目前,我国有几十所高校、科研单位从事干燥技术的开发研究,但大部分知识成果没有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必须直接与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多种形式联合,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 其次是生产企业间的整合。行业内企业间要走强强联合的道路,在行业内培育一批技术实力雄厚、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公司、企业集团。江、浙、沪、豫等地相对集中的企业,可以考虑利用合资、合作、收购的方式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寻找更广阔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 第三是要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国内企业不但要广泛拓展出口市场,努力使竞争形成多元化,更要加大与国外企业的技术交流,缩小差距,增强自救和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 第四是与客户强强联手。对物料的干燥工艺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根据物料的不同,进行设备的改良。这样企业就可以从生产通用型设备,逐步发展成生产专用型设备,从单一用户企业发展到整个行业。 我国的干燥设备在自动化控制程度、外观质量、成套性和功能组合性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颇大,主要的问题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和区域集中两方面。 缺少理论研究是制约干燥设备发展的一大瓶颈。被干燥物料的物性多种多样,仅靠几种干燥设备并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理论研究是开发新型干燥机的基础,中国干燥技术的发展,必需培养一批理论研究、干燥技术开发工作者,以提高我国干燥设备的技术含量。近年来,我国虽然有一些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投入的人力、物力远远不够。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与丹麦、加拿大、日本等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同时,各干燥设备企业还欠缺一个合格的实验流程。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干燥设备厂还是理论研究单位,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实验基地。干燥是实验性很强的技术,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干燥设备制造,实验手段都必不可少。通过实验,理论工作者可以总结出干燥过程中的许多规律,设备制造厂通过实验确定出各种工艺参数。但是,许多单位恰恰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有些设备厂甚至没有一套实验装置,在设备设计中有很大的盲目性。 目前,实验手段薄弱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设备制造厂对实验过程认识不足,认为可有可无。二是实验装置机型较多,投资巨大,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建成完善的实验基地是我国干燥技术研究的当务之急。三是缺少实验人员,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较弱。有的企业没有一个技术人员,设备生产过程中甚至没有图纸,仅凭机械加工人员的估算和经验来生产价值几十万、上百万元的设备,这种现象在干燥设备行业并不鲜见。 而制约行业发展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虽然我国有众多的干燥设备厂,但这些厂主要集中在几个地域。大量低水平企业的集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便于仿制。几十家甚至近百家企业生产同一个机型,造成你能做我也能做,你不能做我也不能做。各家的说明书、宣传资料如出一辙,内容惊人地相似,专利产品则凤毛麟角。这种局面的结果可想而知。 近年来中国干燥设备机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行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制造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贴牌生产仍然是“中国制造”普遍的生存模式。很多高端产品表面上市中国生产,其实核心技术都来自国外。为此,“十二五”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让高端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对于干燥设备行业有着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知止而后有定",要解决行业现存的这些问题,使整个行业从代价惨重的互相模仿与价格战的困境中脱身而出,就只有全心全意地从基础理论研究、自动化技术等领域出发,一丝不苟地修炼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 基础理论研究是开发新技术的基础,只有干燥技术的发展才能推动干燥设备的进步。我国应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干燥基础研究基地。深入研究干燥机理,为技术开发奠定理论基础,这样才会使我国的干燥设备逐步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国产的干燥设备自动化水平低、控制手段落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就目前自动化水平,解决干燥设备中的控制问题并不困难,但最缺乏的是自控技术与干燥设备合理结合的问题。前面曾提到,物料不同对干燥机的要求也不同。同样,物料不同对控制手段的要求也有较大区别。自动控制在干燥机中的作用众所周知,但其一次性投资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有时控制设备的投资甚至超过干燥机机械部分的投资。针对干燥机、干燥工艺要求合理确定控制方案,针对具体干燥工程确定恰当的控制手段,也是目前应开展研究的课题。 另外,我们也应该重视干燥设备的放大研究。放大涉及到流体力学、机械学、热力学、传热学、物料学、除尘、防腐、电器、控制等学科。在放大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干燥设备的放大决不是简单地几何放大。在此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化经验、对物料物性的掌握和对干燥设备的认识。在放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应有理智、客观地预测,并能提出相应的方案。所谓研究放大效应,就是在掌握干燥理论、干燥技术的同时,注意积累实践经验,总结出设备的放大规律,为工程设计积累经验。 目前,我国干燥设备行业已经开始进入较成熟的发展阶段,能够比较好地满足各个领域用户的实际需要,而在价格上只有国外相同产品的1/3,这使我国干燥设备在市场竞争中比进口设备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干燥设备体积较大,大多数还涉及现场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因此对国内用户而言,选用国产设备较选用进口设备更方便。就国际市场而言,我国加入WTO后,更有利于干燥设备扩大出口。目前,我国干燥设备主要出口产品是真空干燥设备,振动干燥设备,中小型粮食、食品及农林土特产品干燥设备,年出口量超过百台,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东南亚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并已经打开欧美市场的大门。目前,我国干燥设备出口产品占国产干燥设备总量的比例还不到5%,专家预计“十五”期间干燥设备出口产品在国产干燥设备总量中所占比例将达到10%以上。在国际竞争中,我国干燥设备生产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丹麦、瑞士、英国、德国、美国以及日本等。与竞争对手相比,我国干燥设备的优势是价格低廉,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产品的自动化控制程度、外观质量、成套性和功能组合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验室离心喷雾干燥机的工作原理空气通过过滤器和热风炉加热装置后,进入干燥室顶部的热风分配器,通过热风分配器的热空气呈螺旋状均匀地进入干燥室,同时由进料泵将料液送到装在干燥室顶部的离心喷雾头,料液被喷成极小的雾状液滴,使料液和热空气接触的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小液滴和热风并流下沉,水份迅速蒸发,在极短的时 旋转闪蒸干操机是一种带有旋转粉碎装置的气流干燥设备。是能一次完成膏糊状物料粉碎、干燥、分级的高效快速型干燥装置。旋转闪蒸干燥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集干燥、粉碎、分级为一体,是流化技术、旋流技术、粉碎分级技术、喷动技术及对流传热技术的优化组合,简化了 污泥烘干机顾名思义是用来干燥各种机械产品,是高湿度材料干燥脱水设备,广泛的应用,大到化工、建筑行业,小到家用电器没有烘干机,但是这里通常用于重工业或副业,干燥后的变换废物渣可用资源,节能减排,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科学发展观。污泥烘干机是利用热能降低物料含水量的机械设备,用于干燥物体。干燥使用实验室离心喷雾干燥机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室离心喷雾干燥机中含有机溶媒物料干燥难的问题,一般有机溶媒会呈易燃易爆的特性,防爆型闭式实验室离心喷雾干燥机使物料能在密闭的干燥系统中循环,整个系统充满了惰性气体(如氮气或氩气),可避免有机溶媒气体与外界氧空气的接触,确保了安全生产。上海雅程YC-015A 我国原料药和药用中间体(以下统称原料药)以其低廉的价格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加入WTO既给制药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制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近两年来各原料药进口国对我国制药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种认证迅速在制药行业展开,同时我国的《药品 |